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旅人之森 分享書架 - 6 月選書人 風土痣 沈岱樺

不論是生活中或是旅行中,我們都很習慣有書隨時陪伴
旅人之森從今年三月起預計邀請身邊的愛書人朋友們幫我們選書
選擇他們最想推薦給旅人們的書


我們會將這些書本放在旅人之森及小森書室的架子上跟大家分享 

6 月選書人 風土痣 沈岱樺

我身邊有很多重視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重視農業發展的朋友,岱樺就是其中之一。
剛認識他的時候我們都還在台北工作,岱樺在<鄉間小路>擔任主編,把一份傳統的農業雜誌改版製作,雜誌的讀者群於是從原本的農業從業人員拓展到一般讀著,將土地的訊息透過一種易懂親近的方式傳達給讀者。
後來我們紛紛離職離開台北,岱樺也因為結婚後搬到台中生活我們比較多接觸的機會,回到中部的岱樺延續一樣的精神關懷和朋友春子一起創辦了<風土痣>,獨立出刊的方式讓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繼續關照這片土地,知道他平日時常閱讀且閱讀範圍非常廣泛,我想他喜歡推薦的書一定也是我跟大家有興趣的,於是六月就邀請他來跟我們分享這段時間以來他自己讀過很喜歡的書。謝謝百忙中的推薦文 :)

1.《無用的日子》,佐野洋子 著,王蘊潔 譯,一起來出版
佐野女士在面對人生最後一段日子,以詼諧的口吻,平實記下生活大小事,「小時候在庭院裡尿尿時,常因為太用力,把地上尿出一個洞來。看到螞蟻爬進去被淹死,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她喜歡裴帥的背影。我喜歡李炳憲嘴巴張開時,左邊嘴角唇皮黏住的瞬間。」洋子的內心戲滿適合在移動的電車裡閱讀,輕鬆,臨時下車也沒有被中斷的悵然。

2.《動物園的生死告白》,阿部弘士 著,孫智齡 譯,無限出版
作者阿部弘士,從1972年起,擔任北海道旭川市旭山動物園的飼育員,長達25年的時間,接觸過無數動物,心裡也產生許多疑惑「為什麼要有動物園?」「為什麼一定要養動物?」「生命是什麼?」「死是什麼?」甚至,動物園也有「zoo格」。現已離職的阿部弘士,專心動物的繪本工作。

3.《你的早晨是什麼?》,王春子 著,遠流出版
這是好朋友王春子的日常見聞,如果抽掉「朋友」立場,以純讀者身分,我還是滿推薦這本散文作品。原因會覺得這位作者的生活滿有梗、風趣,好像跟她相處都不會有無聊的時候,而且滿佩服可以把生活的事情都記起來,再加上恰到好處的插畫,套一句插畫創作者吳怡欣為該書寫的推薦詞「朋友妳也太有才了吧」。

4.《設計的手感》,尾原史和 著,龔婉如 譯,自由之丘出版
雖然我的工作跟設計沾不上邊,但合作對象幾乎都和平面設計有關。即便不從事設計,都能讀懂尾原分享的設計經驗,重點是書的開本精鍊短小,好攜帶。透過閱讀,認識不同工作圈的專屬術語與工作習慣,相信能多一點機會感受設計,和增加溝通的頻道。

5.《體驗泡澡》,李歐納.科仁 著,周佳欣 譯,行人出版
到不同城市洗、泡澡,應該是很棒的旅行提案。作者認為浴室應該是逃離科技世界蹂躪的地方,書中他揀選出多年接觸泡澡文化的文字和圖片,暗示什麼吸引著他,又什麼讓他避之不及。就像我想嘗試的泥浴,是如此介紹:「泥浴是如此地神聖與感性;雖然是看似矛盾的渣滓,卻仍然很誘人。」

6.《森林祕境》,大衛喬治.哈思克 著,蕭寶森 譯,商周出版
如果去遙遠的國度旅行,我應該只會帶這本書。這是一本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哈思克教授時常漫步駐足在田納西州山間老山林的一塊土地上,藉由觀察生物群落與環境特質,去看清一座森林,感受四季山林的變化。

7.《救命工具》,高橋大輔 著,謝敏怡 譯,一起來出版
身為探險家的大輔,透過45個工具,記錄45段驚險的故事。有手電筒、刀、衛星導航、打火石生火器組等正常認知的探險工具,卻也有浴帽,這曾經救過他一命。發生在1990年,智利的首都聖地牙哥,遇到示威群眾與軍隊相互對峙的場面,軍隊出動裝甲車,朝著示威群眾噴灑催淚瓦斯,浴帽便派上用場。因為書中介紹的工具都和生死有關,閱讀起來比道具選品書,來得深刻。

8.《來到邊境:鍾喬詩抄》,鍾喬 著,鍾喬出版
「來到邊境,來到生存的邊境,來到地鐵的邊境,地圖上,得以標誌的共同記憶,都像漂白過後的衣裳,被存放在油桐漆亮的展示櫃裡。歷史清冷,國家的意志,隔著迷霧般的玻璃,向世人宣告神聖的佔有。這些都已在現代化的旅程中,一一輸進公民的文化想像裡。不要懷疑,民主就像花邊的裙擺,地攤、夜市或精品消費,都有得買。」我喜歡鍾喬穿透現實的詩。

9.《卡夫卡的42個魔幻時刻》,法蘭茲.卡夫卡、華文作者群 著,漫步文化出版
當卡夫卡不寫作時,他畫畫。這本書收錄42幅卡夫卡畫作,並邀請台灣各界作者各為一幅畫作創作一篇文字作品,形式不限。對讀者而言,有點像是精選輯,充分享受42篇創作的再創作,以胡至宜〈螞蟻的領結〉對應卡夫卡「去教堂參加典禮」為例:「為了出席這場世紀喪禮,他從出生就開始存糧,想要換取那個設計師品牌的領結。那是一個對於螳螂而言太小、對於塵蟎而言太大的單品,是設計師為了反諷共生制度的無用迷思,想要激化昆蟲個人主義的創作,也是最後的遺作。」精裝本的書,在哪個城市讀完,就留給那個城市,當做紀念品。




沈岱樺

文字工作者,工作性質經常四處移動。和朋友做了一本獨立刊物《風土痣》。